高考散文的考查方式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两个方面。不同地区(如全国卷、北京卷、上海卷等)可能略有差异,但总体来看,高考散文考试的核心在于考察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、文本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。
一、高考散文阅读理解题型
1. 选择题(客观题)
题目类型:词语理解、句子含义、主旨归纳、写作手法辨析、情感态度判断等。
示例:
“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……”
“文中‘阳光’象征了什么?”
“作者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”
2. 简答题(主观题)
题目类型:分析句子含义、概括段落内容、赏析语言特色、分析人物形象、评价作者观点等。
示例:
“请结合全文,谈谈你对‘孤独是一种美’的理解。”
“文章第5段中,‘老槐树’在文中有何作用?”
3. 开放性问题(部分地区)
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实进行思考。
示例:
“读完本文后,你有哪些感悟?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。”
二、高考散文写作题型(作文)
虽然高考作文题目不一定直接以“散文”形式出现,但散文体作文是常见的一种形式,尤其在记叙文、议论文、抒情类作文中,往往需要运用散文的语言风格。
1. 散文式作文的特点
语言优美:多用比喻、拟人、排比等修辞手法。
结构自由:不拘泥于传统议论文的“提出论点—论证—”结构。
情感真挚:注重个人体验、感受与思考。
意境深远:通过描写景物、事件、人物来传达情感或哲理。
2. 常见的散文作文题目
如:“那一抹夕阳”、“记忆中的那盏灯”、“时光深处的回响”等。
要求考生围绕一个主题,展开联想和想象,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。
三、高考散文备考建议
1. 积累文学常识
熟悉常见散文流派(如抒情散文、叙事散文、议论散文)。
掌握常用修辞手法(比喻、拟人、排比、象征等)。
2. 加强阅读训练
多读名家散文(如朱自清、鲁迅、老舍、汪曾祺、余秋雨等)。
分析文章结构、语言特点、思想内涵。
3. 练习答题技巧
学会“抓关键词”“找对应句”“联系上下文”等方法。
对于主观题,注意分点作答、逻辑清晰、语言规范。
4. 提升写作能力
多写随笔、日记,培养观察力和表达力。
学会模仿优秀散文的语言风格,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。
四、参考范文示例(散文式作文)
《那条小巷》
我常想起那条小巷,青石板铺就的小路,两旁是斑驳的老墙,墙上爬满了藤蔓。每到春天,紫藤花便从墙头垂下,像一串串紫色的风铃。小时候,我总爱在这条小巷里奔跑,追逐着蝴蝶,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。
如今,小巷早已被高楼取代,但那片回忆,却永远留在心底。它让我懂得,有些东西,即使消失,也不会真正离开。
五、
高考散文考查的是综合语文素养,包括:
语言理解能力
文本分析能力
文学鉴赏能力
写作表达能力
要考好散文,不仅要“读懂”,还要“写得美、写得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