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考中,尤其是大题(如数学、语文、英语等科目的主观题),“蒙”是不推荐的,因为大题通常需要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或观点表达,只有真正理解知识才能拿到高分。但如果你是在考试时间紧张、实在不会的情况下,还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尝试,帮助你尽可能多地拿到分数:
一、高考大题“蒙”的常见策略
1. 数学大题
先写公式:即使不会解题,也可以把相关的公式写出来,比如三角函数公式、导数公式、几何定理等。
写步骤:即使不知道最终答案,也可以写出你认为合理的步骤,比如“设未知数x”,“代入公式”,“化简后得到...”。
用特殊值检验:如果题目有参数,可以尝试带入一些特殊值(如0、1、1)来验证是否符合逻辑。
画图辅助:对于几何题,画图能帮助你找到思路,也可能让老师觉得你在认真思考。
2. 语文大题(作文、阅读理解等)
作文:
写一个结构清晰的议论文框架(引言、论点、论据、)。
引用名人名言、经典案例,哪怕不太准确也没关系。
避免跑题,围绕题目关键词展开。
现代文阅读:
看题目问的是什么(人物形象、主旨、修辞手法等)。
找出文中关键词句,尽量用原文回答。
如果不会分析,就写“表达了作者对……的赞美/批判/反思”。
3. 英语大题(完形填空、阅读理解、写作等)
完形填空:
看上下文,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。
注意固定搭配和语法结构。
阅读理解:
先看问题,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。
选项中如果有“most likely”、“according to the passage”等提示词,可能是正确答案。
写作:
写一个结构完整的段落,开头点题,中间分论点,结尾。
使用简单但正确的句子,避免复杂语法错误。
4. 文科综合(历史、地理、政治)
历史:
写时间、人物、事件、影响等基本要素。
即使不确定具体史实,也可以说“反映了……的社会现象”。
地理:
写自然地理特征、人文地理因素、区域发展等。
用“地理位置”、“气候条件”、“资源分布”等关键词。
政治:
写“坚持党的领导”、“科学发展观”、“全面依法治国”等高频词汇。
结合材料,写“体现了……的重要性”。
二、注意事项
不要乱写:虽然“蒙”可以拿一点分,但不能毫无逻辑地胡写。
字迹工整:老师阅卷时,字迹清晰比内容更重要。
合理分配时间: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不会的大题上,优先完成会做的题。
考前复习重点:临场“蒙”不如平时积累,考前复习常考知识点更有效。
三、建议
> 高考不是靠“蒙”就能拿高分的,它考查的是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。
> 建议你平时多做真题,熟悉题型,掌握答题技巧,这样在考试中即使遇到难题也能更有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