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新高考(也称为“3+1+2”模式)的分数计算方式与传统的文理分科不同,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综合素质。以下是广东新高考分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说明:
一、广东新高考模式:3+1+2
1. “3”部分(必考科目)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含英语、日语、俄语等)
每科满分 150分,总分 450分。
2. “1”部分(首选科目)
从 物理、历史 中选择一门,必须选一个。
每科满分 100分,计入总分。
3. “2”部分(再选科目)
从 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 中选择两门。
每科满分 100分,计入总分。
二、总分计算
科目类型 | 科目数量 | 每科满分 | 总分 |
必考科目(3) | 3科 | 150分 | 450分 |
首选科目(1) | 1科 | 100分 | 100分 |
再选科目(2) | 2科 | 100分 | 200分 |
总计 | 750分 |
三、选科组合(共12种)
根据“1+2”的组合方式,共有以下 12种选科组合:
1. 物理 + 历史(不选)
2. 物理 + 政治 + 地理
3. 物理 + 政治 + 化学
4. 物理 + 政治 + 生物
5. 物理 + 地理 + 化学
6. 物理 + 地理 + 生物
7. 物理 + 化学 + 生物
8. 历史 + 政治 + 地理
9. 历史 + 政治 + 化学
10. 历史 + 政治 + 生物
11. 历史 + 地理 + 化学
12. 历史 + 地理 + 生物
四、等级赋分制(适用于“1+2”科目)
广东新高考中,物理、历史、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这六门科目均采用 等级赋分制,不是直接按原始分计入总分,而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排名进行转换。
等级赋分制规则(以物理为例):
1. 按原始分划分等级:
按全省考生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分A、B、C、D、E五个等级。
例如:A等级为前15%,B为接下来的20%等。
2. 赋分区间:
A等级:100~86分
B等级:85~71分
C等级:70~56分
D等级:55~41分
E等级:40~30分
3. 具体公式(以物理为例):
原始分 = X
最高分 = max
最低分 = min
赋分公式:
$$
text{赋分} = frac{(X text{min})}{(text{max} text{min})} times 14 + 50
$$
> 注意:不同科目可能有不同的赋分区间和计算方式,但原理一致。
五、总分构成示例
假设某学生选科为:
语文:120分
数学:130分
外语:125分
物理:90分(原始分)
化学:85分(原始分)
生物:80分(原始分)
则:
语文 + 数学 + 外语 = 120 + 130 + 125 = 375分
物理(赋分后):假设为86分
化学(赋分后):假设为80分
生物(赋分后):假设为75分
总分 = 375 + 86 + 80 + 75 = 616分
六、注意事项
1. 物理和历史不能同时选,只能选其中一个作为首选科目。
2. 选科组合影响志愿填报,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。
3. 外语可选小语种(如日语、俄语等),但需注意高校是否接受。
4.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公平性,避免因科目难度差异影响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