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考英语听力部分,如果遇到听不懂、紧张或者时间不够的情况,确实会让人感到焦虑。但其实有一些“技巧”可以帮你“懵对”,虽然不能保证100%正确,但能提高一些概率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“懵题技巧”,仅供参考:
一、听前预测(预判关键词)
看选项:题目开始前有几秒钟的时间看选项,快速扫一眼,找出关键词(如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动词等)。
注意重复出现的词:比如“library”、“meeting”、“next week”等,这些可能是答案。
二、听中技巧
1. 抓住首句和尾句:
听力开头通常会点明主题或地点。
结尾往往是或,容易出答案。
2. 注意转折词:
like, but, however, although 等后面可能有重点内容。
3. 关注数字、时间、地点、人物名字:
这些是高频考点,即使听不懂也尽量选最接近的。
4. 听到“not”、“no”时要小心:
有时问题问的是“not”,但选项里没有,这时候需要排除法。
5. 注意同义替换:
原文可能用“go to the store”而选项用“buy something”,这是同义表达。
三、听后“猜题”技巧
1. 排除法:
如果四个选项中有明显错误的,先排除。
比如一个选项说“he is a doctor”,但原文提到“he is a student”,那就可以排除。
2. 选项结构判断:
一般正确答案不会太复杂,简单直接。
长选项往往不是正确答案(尤其在选择题中)。
3. 注意语气词:
“Oh no!” “Really?” “That’s interesting.” 等语气词可能暗示说话人的情绪,帮助判断答案。
4. 注意选项中的“most”、“all”、“never”等绝对词:
这类词容易出错,除非原文明确说了,否则不要选。
四、常见题型应对策略
题型 | 应对方法 |
时间/地点题 | 注意数字、地点名词,如“at 8:00”、“in the library” |
人物关系题 | 注意对话中的称呼,如“Mom”、“teacher”、“doctor” |
行为动作题 | 关注动词,如“go to school”、“call someone” |
推理题 | 根据上下文推测,如“Why did he leave early?” → 可能因为“he was tired” |
五、心理调节技巧
保持冷静:听不懂不要慌,继续听下一句。
不要纠结:如果某题没听懂,果断跳过,别影响后面的发挥。
多练真题:熟悉题型和语速,提升语感。
六、最后提醒
虽然“懵”有一定技巧,但听力还是靠平时积累,多听、多练、多才是王道。
如果实在听不懂,优先选最符合逻辑的选项,而不是盲目乱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