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高考(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)于6月7日至8日举行,考试内容和形式延续了近年来的改革方向,主要特点如下:
一、考试时间与科目
时间:6月7日8日
6月7日:
语文(9:0011:30)
数学(15:0017:00)
6月8日:
文科综合/理科综合(9:0011:30)
外语(15:0017:00,部分省份使用全国卷,部分省份自主命题)
二、考试内容与改革方向
1. 新高考省份(如山东、江苏、广东等):
选考科目:采用“3+1+2”模式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必考;物理或历史为首选;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中选择2门)。
考试难度:注重学科核心素养,题目更强调综合性、应用性,减少死记硬背。
2. 传统高考省份(如河南、河北、四川等):
文理分科:文科综合(政治、历史、地理)或理科综合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。
命题特点:注重基础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结合,部分题目贴近社会热点。
三、考试形式与变化
外语科目:部分省份取消听力考试,改为笔试;部分省份保留听力,但题型调整。
语文作文:题目紧扣时代主题(如科技创新、文化自信、青年责任等),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。
数学试卷:部分省份采用“分层考试”,如北京、上海等地有自主命题,难度差异较大。
四、政策与趋势
1. 强基计划:部分高校通过高考选拔基础学科人才,对数学、物理等科目要求更高。
2. 综合素质评价:部分省份将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,但高考仍是主要依据。
3. 命题导向:强调“立德树人”,试题融入家国情怀、社会责任等内容。
五、考生反馈
难度评价:多数考生认为语文作文较难,数学部分题目灵活,英语阅读理解难度适中。
备考建议:注重知识体系构建,加强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,关注时事热点。
六、后续安排
查分时间:各省陆续公布成绩,一般在6月下旬。
志愿填报:根据成绩和招生计划,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。
录取结果:7月中下旬公布录取结果。
如果需要了解具体省份的考试细节或某科目的真题分析,可以进一步说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