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高考是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一种高考改革方案,旨在打破传统的“文理分科”模式,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。目前,新高考主要分为两种模式:
1. “3+3”模式(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等)
2. “3+1+2”模式(如江苏、广东、河北、辽宁、重庆等)
下面我分别解释这两种模式下的计分方式。
一、“3+3”模式(以北京为例)
1. 总分:750分
必考科目(3门):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每科满分150分),共450分。
选考科目(3门):
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中任选3门。
每门满分100分,按等级赋分制计算。
2. 等级赋分制说明(选考科目)
选考科目不直接按卷面分数计算,而是通过等级赋分法转换为最终分数。
赋分规则(以某省为例):
等级 | 分数区间 | 赋分范围 |
A | 前15% | 100~86 |
B | 前15%40% | 85~71 |
C | 前40%60% | 70~56 |
D | 前60%85% | 55~41 |
E | 后15% | 40~30 |
> 注:不同省份的等级划分和赋分比例略有差异,但基本原理一致。
二、“3+1+2”模式(以江苏为例)
1. 总分:750分
必考科目(3门):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每科满分150分),共450分。
首选科目(1门):
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(满分100分)。
再选科目(2门):
从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中选择两门(每门满分100分)。
2. 计分方式:
物理/历史:直接按卷面分计算(满分100分)。
再选科目(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):同样采用等级赋分制,与“3+3”模式类似。
三、选科组合举例(“3+1+2”)
选科组合 | 科目 | 总分 |
物理+化学+生物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 | 750 |
物理+化学+政治 | 物理、化学、政治 | 750 |
历史+政治+地理 | 历史、政治、地理 | 750 |
四、总分计算公式
模式 | 必考科目 | 选考科目 | 总分 |
“3+3” | 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450) | 3门选考(每门100) | 750 |
“3+1+2” | 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450) | 1门首选(100) + 2门再选(每门100) | 750 |
五、如何选择科目?
新高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、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选择科目。建议:
了解目标大学的专业要求(不同专业对选科有不同限制);
结合自身学科优势;
参考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;
利用学校提供的选科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