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学历考试

高考怎么提前录取

2025-10-16 22:04:06

在中国,高考(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)的“提前录取”通常指的是在高考正式考试之前,通过一些特殊类型的招生方式被高校录取。这些方式主要包括:

一、高考提前录取的主要类型

1. 保送生

对象:成绩优异、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。

条件:一般为省级或全国级学科竞赛获奖者、省级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等。

流程

学校推荐

高校审核

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(如面试、笔试)

被录取后不再参加高考

> ✅ 注意:保送生名额有限,竞争激烈,且每年政策可能有调整。

2. 自主招生(已取消)

自主招生曾是高校在高考前自行组织选拔的一种方式,但自2020年起,全面取消,改为“强基计划”。

3. 强基计划(2020年起实施)

目标: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。

招生高校:包括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985高校。

流程

报名(一般在高考前)

高校初审

参加高校组织的校测(含笔试、面试)

综合成绩(高考+校测)择优录取

优势:录取后可进入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,享受专项培养计划。

4. 综合评价招生

特点:部分高校在高考前进行综合评价,结合学业水平测试、综合素质评价、校测成绩等进行录取。

适合人群:成绩中等但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。

流程

报名

提交材料

参加学校组织的测试

根据综合成绩录取

5. 艺术类、体育类提前录取

艺术类:如美术、音乐、舞蹈等专业,部分高校在高考前组织专业测试,合格后可提前录取。

体育类:高水平运动员、体育特长生等,也可通过提前测试获得录取资格。

6. 国防生、公安类院校提前录取

国防生:报考军队院校或国防生项目,需通过政审、体检、面试等环节,提前录取。

公安类院校: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,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。

二、提前录取的注意事项

1. 提前报名:很多提前录取项目需要在高考前完成报名和初审。

2. 关注政策变化:每年政策可能有调整,建议关注教育考试院或目标高校官网。

3. 不要放弃高考:即使被提前录取,也要参加高考,否则可能影响后续志愿填报。

4. 了解各校具体要求:不同高校的提前录取条件、流程、时间安排不同。

三、如何准备提前录取?

1. 了解自身优势:是否具备保送、竞赛获奖、艺术体育特长等。

2. 研究目标高校:查看该校的提前录取政策、报名时间、考试内容等。

3. 提前准备材料:如获奖证书、推荐信、个人陈述等。

4. 参加模拟测试:如有相关测试,提前练习以提高成功率。

四、

类型是否需要高考是否需要额外考试适合人群
保送生成绩优异、有竞赛奖项等
强基计划基础学科兴趣浓厚的学生
综合评价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
艺术/体育类艺术或体育特长生
国防/公安类有相关职业意向的学生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中搜索公众号“”,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使用服务。微信更省心!
我知道啦!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