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学历考试

高考怎么赋分的

2025-10-16 04:03:24

高考的“赋分”制度主要指的是新高考改革中采用的等级赋分制,特别是在“3+1+2”或“3+3”模式下的选考科目(如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)。

一、为什么要赋分?

在传统的高考中,考生直接按照原始分数录取。但随着新高考改革,不同科目之间的难度差异较大,如果直接按原始分数录取,会不公平。因此,国家引入了等级赋分制,目的是让不同科目之间具有可比性,确保公平公正。

二、等级赋分的基本原理

1. 等级划分

每个选考科目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,将考生分为若干个等级(一般为5~6个等级),例如:

等级分数区间占比
A高分段约15%
B中高分段约30%
C中分段约30%
D中低分段约15%
E低分段约10%

> 不同省份可能略有差异,但大致是这个结构。

2. 赋分规则

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区间(比如从40到100分),然后根据原始分数在该等级中的位置进行线性转换,得到最终的赋分。

举个例子(以某省为例):

假设某科目的原始分数分布如下:

最高分:90

最低分:50

该科目共有1000人参加考试

假设等级划分如下:

等级原始分数范围赋分范围
A85~90100~86
B75~8485~71
C65~7470~56
D55~6455~41
E50~5440

那么:

一个考生原始分是88分 → 属于A等级 → 赋分可能是88分左右;

一个考生原始分是78分 → 属于B等级 → 赋分可能是80分左右;

一个考生原始分是68分 → 属于C等级 → 赋分可能是65分左右。

> 实际操作中,各省会有具体的公式和标准,这里只是简化说明。

三、赋分公式(举例)

通常使用的是线性转换公式,即:

$$

text{赋分} = frac{text{该生原始分} text{最低原始分}}{text{最高原始分} text{最低原始分}} times (text{目标最高分} text{目标最低分}) + text{目标最低分}

$$

例如:

最高原始分:90

最低原始分:50

目标最低分:40

目标最高分:100

某学生原始分是70分:

$$

text{赋分} = frac{70 50}{90 50} times (100 40) + 40 = frac{20}{40} times 60 + 40 = 30 + 40 = 70

$$

所以,他的赋分就是70分。

四、赋分的意义

公平性:不同科目难度不同,赋分后更公平。

激励作用: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。

避免“死分”:即使你没考满分,只要在本等级中排得靠前,也能拿到高分。

五、各省份赋分方式略有不同

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实行的是“3+1+2”模式,其中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。不同省份的赋分方案略有差异,具体可以参考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政策文件。

六、

项目内容
赋分对象新高考选考科目(如物理、化学、政治等)
赋分方式等级赋分制,通过原始分转换为百分制
核心逻辑按比例分配等级,再按线性转换赋分
目的保证不同科目间的公平性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中搜索公众号“”,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使用服务。微信更省心!
我知道啦!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