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学历考试

新高考是怎么考的

2025-10-09 22:58:58

新高考是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一种高考改革方案,旨在打破传统的“文理分科”模式,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和个性化发展。目前,新高考主要在浙江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、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、四川、陕西、河南、安徽等省份实施。

一、新高考的基本模式

新高考的核心是“3+1+2”模式(部分地区为“3+X”模式),具体如下:

1. “3”:必考科目
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每科满分150分)

外语可以选考英语、日语、俄语等,部分省份允许一年两考(如浙江、上海)。

2. “1”: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

学生必须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个作为首选科目。

这两个科目是必考的,且不能同时选

3. “2”:再选科目(从4门中选2门)

在剩下的4门科目中(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。

再选科目通常按等级赋分制进行计分。

二、考试形式与分值

科目类型分值考试方式
语文必考150分笔试
数学必考150分笔试
外语必考150分听力+笔试(部分省份一年两考)
物理/历史首选100分(部分省份为原始分)笔试
再选科目(如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任选2门每科100分(按等级赋分)笔试

> 注意:不同省份可能略有差异,例如有的省份对物理或历史采用原始分,有的则按等级赋分。

三、等级赋分制(以“3+1+2”为例)

再选科目(如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不直接按卷面分计算,而是按等级赋分,目的是减少因科目难度不同导致的不公平

等级划分(以某省为例):

等级分数区间占比
A8510015%
B708435%
C556935%
D405413%
E0392%

然后根据等级换算成实际分数,比如:

A等:100分

B等:85分

C等:70分

D等:55分

E等:40分

四、选科组合(以“3+1+2”为例)

学生在“物理或历史”中选一个后,再从剩下的4门中选2门,组合方式共有:

物理+2门再选科目 → 共有 12种组合(如:物化生、物政地等)

历史+2门再选科目 → 共有 12种组合(如:历政地、历化生等)

五、新高考的优势

1. 选择自由度大: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科目。

2. 减少偏科影响:通过选科组合,可以扬长避短。

3. 促进综合素质发展:鼓励学生全面发展,而非死记硬背。

六、新高考的挑战

1. 选科决策复杂:需要结合自身兴趣、学科优势、未来发展方向等综合判断。

2. 竞争压力大:不同组合之间成绩差异大,竞争激烈。

3. 政策变动频繁:各地新高考政策仍在不断调整中。

七、适合人群

喜欢自主选择、有明确学习方向的学生

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

希望未来报考理工类或文科类专业的学生

八、

项目内容
考试模式“3+1+2”或“3+X”
必考科目语文、数学、外语
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(必选其一)
再选科目从剩余4门中选2门(如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
计分方式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原始分;再选科目为等级赋分
总分750分(语文150 + 数学150 + 外语150 + 物理/历史100 + 再选科目2×100)

如果你是高中生或者家长,建议尽早了解本省的具体政策(如选科组合、赋分规则、志愿填报方式等),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合理选择。需要我帮你分析某个省份的具体政策吗?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中搜索公众号“”,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使用服务。微信更省心!
我知道啦!
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