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高考的“排名”通常指的是在选科、考试成绩、志愿填报等环节中,考生在全省或全市范围内的综合排名。不同地区的新高考政策略有差异,但总体上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排名机制:
一、新高考的基本模式(以“3+1+2”为例)
“3”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必考)
“1”:物理或历史(必须选一个)
“2”:从剩下的4门科目(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中选择2门
二、新高考中的“排名”类型
1. 学科排名
每门选考科目(如物理、历史、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都会进行等级赋分。
各省会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,将选考科目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个等级,并按比例赋分。
> ✅ 举例:比如某省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为10万人,前5%为A级(90100分),接下来10%为B级(8089分)……以此类推。
2. 总分排名
新高考的总分通常是750分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各150分,选考科目每科100分,共200分)。
考生的总分是根据原始分加权后的成绩,再结合等级赋分制度计算出来的。
>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