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高考(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)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重要考试,考试科目根据考生的类型有所不同。目前,中国高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,也有部分省份实行新高考改革,采用“3+X”或“3+1+2”模式。
一、传统高考科目(适用于未实施新高考的地区)
1. 文科生(文史类)
必考科目:
语文
数学(文)
外语
选考科目(三门):
政治
历史
地理
总分:750分(语文150,数学150,外语150,文综300)
2. 理科生(理工类)
必考科目:
语文
数学(理)
外语
选考科目(三门):
物理
化学
生物
总分:750分(语文150,数学150,外语150,理综300)
二、新高考改革地区(如: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)
新高考改革后,考试形式更加灵活,常见模式为:
1. “3+1+2”模式(多数省份采用)
“3”:必考科目
语文
数学
外语(含英语、日语、俄语等)
“1”:首选科目(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)
物理或历史(只能选一个)
“2”:再选科目(从剩下的4门中选择2门)
可选科目: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(任选两门)
总分:750分(语文150,数学150,外语150,选考科目每科100分)
2. “3+X”模式(部分地区)
“3”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
“X”:根据文理方向选择不同组合(如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)
三、外语科目
外语包括:英语、日语、俄语、德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等
外语成绩计入总分,一般为150分
部分省份允许选择小语种
四、加分政策(部分考生适用)
少数民族、烈士子女、军人子女、农村学生等可享受加分政策
具体政策因地区而异,需以当地教育部门规定为准
五、考试时间
高考通常在每年6月7日8日举行,部分省份会增加一天(如北京、上海等)。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