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高考的“ABC等级”划分,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,对选修科目(即“学业水平测试”中的选修科目)成绩的一种评价方式。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2019年及之前的高考模式(即“3+2”模式),但在2021年之后,江苏省全面实行了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,选修科目的评价方式也有所调整。
不过,为了帮助你理解“ABC等级”的划分方式,以下是对旧高考模式下(3+2模式)的选修科目成绩等级划分说明:
一、旧高考模式下的“ABC等级”划分(3+2模式)
1. 选修科目:
在“3+2”模式中,考生需要选择两门选修科目(如:物理+化学、历史+政治等)。
每门选修科目分为四个等级:A、B、C、D。
2. 等级划分标准(以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必修科目,选修科目为A/B/C/D):
等级 | 分数范围(满分120分) | 占比 |
A | 115分及以上 | 约10% |
B | 90分—114分 | 约65% |
C | 75分—89分 | 约20% |
D | 75分以下 | 约5% |
> 注:具体分数区间可能因年份和科目略有不同,但大致如此。
二、新高考模式下的变化(3+1+2模式)
从2021年起,江苏省实行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,选修科目改为“首选科目”(物理或历史)和“再选科目”(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中选择2门)。
在新高考模式下,选修科目不再按A/B/C/D等级评价,而是直接按原始分计入总分,并且根据全省考生的成绩进行赋分制(即“等级赋分”)。
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如下:
原始分区间 | 等级 | 赋分区间 | 备注 |
90~100 | A | 100~86 | 最高分段 |
80~89 | B | 85~71 | 中间段 |
70~79 | C | 70~56 | 常见段 |
60~69 | D | 55~41 | 较低段 |
60分以下 | E | 40分以下 | 不合格 |
> 说明:这是按照“100分制”进行的赋分,每门科目都按这个规则进行转换,确保公平性。
三、
模式 | 选修科目评价方式 | 是否有ABC等级 |
3+2模式 | A/B/C/D等级 | 是 |
3+1+2模式 | 等级赋分制 | 否(改为ABCD等级) |
如果你是在问新高考模式下的等级划分,可以参考上面的“等级赋分表”,如果是旧模式,则参考前一部分的A/B/C/D划分。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