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学历考试

高考33模式怎么实行

2025-10-10 02:01:38

“3+3”模式和“3+1+2”模式是中国高考改革中两种主要的考试模式,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省份。以下是对这两种模式的详细解释和实行方式:

一、“3+3”模式(新高考Ⅰ类)

1. 什么是“3+3”模式?

“3”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必考科目。

“3”: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六门科目中选择任意三门作为选考科目。

2. 适用地区(截至2024年):

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、江苏、浙江等省份。

3. 选科要求

学生在高二或高三时根据兴趣、学科特长、未来专业方向进行选科。

每个学生可以自由组合,但不同组合对大学专业报考有影响。

4. 考试安排

必考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每科满分150分)。

选考科目:每科满分100分,按等级赋分制计算。

5. 特点

选科自由度大,强调个性化发展。

对学生的学习规划能力要求较高。

大学录取时,部分专业可能对选科有要求(如“物理+化学”是理工类专业的常见组合)。

二、“3+1+2”模式(新高考Ⅱ类)

1. 什么是“3+1+2”模式?

“3”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必考科目。

“1”: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。

“2”:从剩下的四门科目(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)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。

2. 适用地区(截至2024年):

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、河南、江西、安徽、广西、贵州、甘肃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宁夏、青海、内蒙古、山西、云南、陕西等省份。

3. 选科要求

首选科目必须在“物理”或“历史”中选择一个。

再选科目从剩余四门中选择两门(共6种组合)。

4. 考试安排

必考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每科满分150分)。

选考科目:首选科目(物理/历史)按原始分计入总分,再选科目按等级赋分制计算。

5. 特点

选科相对固定,减少组合数量,便于管理。

强调“物理”或“历史”的重要性,有助于高校分类招生。

更适合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组织。

三、两种模式的区别

项目“3+3”模式“3+1+2”模式
必考科目语文、数学、外语语文、数学、外语
选考科目任意3门(6选3)首选1门(物理/历史),再选2门(4选2)
选科组合数20种12种
选科自由度
适合地区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全国多数省份
考试难度较高(需兼顾多科)相对稳定(侧重文理分科)

四、如何应对新高考模式?

1. 了解政策:关注本省教育厅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。

2. 提前规划:高一高二就要开始考虑选科方向,结合兴趣与未来专业目标。

3. 选科策略

若想读理工类专业,建议选“物理+化学”。

若想读文科类专业,可选“历史+政治”或“历史+地理”。

4. 关注高校招生要求:不同大学对选科有不同要求,要提前查询目标院校的专业选科限制。

五、

“3+3”和“3+1+2”都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,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权,同时也更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。具体采用哪种模式,取决于所在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。

站点地图 Copyright by 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思拓优学-专注于教育科普综合平台

打开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中搜索公众号“”,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使用服务。微信更省心!
我知道啦!
/ 5